胰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中华胰腺病杂志》年17卷第5期
专
家
论
坛
张火俊,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医院放疗科主任、射波刀中心主任。现任上海医学会肿瘤肿瘤放射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学组组长,上海核学会肿瘤放疗及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全军放射肿瘤治疗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全军放射治疗青年委员会副主委,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精确放疗委员会常委,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放疗专业委员会常委。主要研究领域为恶性肿瘤的射波刀治疗、立体定向放疗及介入综合治疗。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包括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12项;主编、副主编专著7部、参编11部;获国家专利6项;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8篇,作为主要人员获得包括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各类奖励7项。
正文
胰腺癌是一种预后很差的恶性肿瘤,生存率远低于其他肿瘤。根据美国年肿瘤数据的统计及年的评估,胰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呈增长趋势,高居肿瘤死亡率第4位,5年总体生存率<8%。研究预测,下一个10年内胰腺癌将成为美国死亡率排名第2位的肿瘤。中国胰腺癌的男性发病率及死亡率亦均呈逐年增长趋势。
对于胰腺癌的治疗仍有较多的争议,尤其是针对局部晚期胰腺癌。主要的聚焦点在于可切除胰腺癌术后最优化的辅助治疗以及不可切除或局部晚期胰腺癌的初始治疗,治疗方法的分歧主要是单独化疗还是联合放、化疗。然而,联合放化疗可能会引起较高的3、4级不良反应,且胰腺紧邻周围正常组织器官,如胃、十二指肠、小肠等,对射线敏感又限制了放疗剂量,同时也增加了安全、准确照射靶区的定位困难。虽然目前常用的放疗技术(三维适形放疗及调强放疗等)已达到靶区高度适形性的特点,但其治疗精度依然达不到临床预期,且常规放疗较长的治疗周期可能会对化疗等其他综合治疗带来不利的影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bodyradiationtherapy,SBRT)与现行的传统放疗技术相比,其优势在于精确的摆位、精确的计划、精确的照射,可在短期内给予肿瘤较高剂量的同时,降低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近年来在胰腺癌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