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细菌最怕三件事

肠道健康,人才能健康,随着肠道微生态的失衡,体内的胰腺、肝脏、心脏、大脑等都会出现问题,各种疾病接踵而来。我们该如何保护好它呢?肠道的结构分为4层,从里到外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固有基层和浆膜层。肠道的内容物除了食物、代谢废物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微生物。人体肠道内大概有1.5公斤微生物,以细菌为主,分为益生菌、致病菌、条件致病菌三种类型,通过保持三者数量的平衡,可以维持肠道环境的稳定。然而肠道微生态有三怕,很多重大疾病的发生,都与肠道微生态的失衡直接相关。1“人丁不旺”不同的菌群对营养的需求各有偏好,饮食单一会让菌群数量增长趋于雷同,长期只吃少数几种食物,微生物的多样性就会不断减少。2饮食不卫生正常情况下肠道内条件致病菌应该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不会引发疾病。然而不卫生的饮食会导致大量外来病菌进入肠道,破坏微生态平衡,极易诱发疾病。3“大扫除”我们每天之所以有排便的需求,都是来源于肠道菌群的营养消化和代谢,所以肠道内不可能做到空无一物。如果过度追求“排毒”、“排宿便”、“清肠”,而因此长期服用泻药,就可能对肠道菌群造成毁灭性打击。

便秘往往是肠道微生态失衡的信号,轻微失衡容易有腹胀、腹痛、腹泻等不适,严重失衡则可能引起发烧、感染、脓肿甚至败血症。

养好肠道的益生菌,就要为它们提供充足的营养,也就是益生元,广义的益生元就是膳食纤维,比如菊粉、魔芋等,或者适当选择含有格氏乳杆菌的酸奶。但酸奶不宜空腹喝,可以在餐后或餐中食用。

保护肠道健康要牢记这几点

这些食物要少吃

油炸类食品

我们知道,油脂被反复高温加热会产生有害物质。比如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在经过高温处理后会产生聚合物——二聚体、三聚体。另外,大部分的油炸类食品中都含有高浓度的丙烯酰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丙毒”,这是一种致癌物,进入人体后,会破坏维生素,改变蛋白质的性质,“攻击”人体免疫系统,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头号杀手”。炸薯条中的丙烯酰胺含量尤其高,需特别注意。

腌制类食品

腌制类食品由于在其加工过程中会添入大量的盐,因而很容易产生诸如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尤其是在腌制蔬菜的过程中,如果盐分少于15%,同时气温高、腌制时间短时,蔬菜中本身含有的硝酸盐很有可能被微生物还原为亚硝酸盐。科学研究显示,食物在腌制1小时后,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增加,直至2周左右到达高峰,这种状态至少持续2~3周。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首先会对肠胃系统产生刺激,影响黏膜组织,并引发炎症甚至是溃疡;还会使血压升高、肾脏负担加重,甚至增加患癌风险。因此,经常食用腌制食品对人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

肉类加工食品

大部分肉类加工食品中也都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另外,火腿制品等含有大量的钠,经常食用会导致人体盐分摄入超标,从而造成血压波动明显,甚至对肾功能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饼干类食品

饼干中含有大量糖分和反式脂肪酸,经常食用,容易产生饱腹感,还会影响身体对其他富含营养食品的摄入,从而造成人体缺钙、缺钾、缺维生素等营养不良的现象。青少年经常过多食用饼干类食品,容易肥胖,不利于身体健康发育。

此外,有调査发现,人体摄入过多甜食,容易导致胰岛素分泌过高,引发内分泌失调的同时,还会诱发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肥胖、佝偻病、近视、龋齿等多种疾病。而反式脂肪酸会降低人体血液中的高密度胆固醇含量,增加血液黏稠度,从而增加患动脉硬化和糖尿病的风险。

因此,饼干虽然味道香甜,但是食用应该适可而止。在选购饼干或其他类似食品时,如果包装配料表上标明有“起酥油”“植物奶精”“植脂末”“植物奶油”“氢化植物油”等字样时,都说明含有反式脂肪酸,购买宜慎重。

碳酸饮料

碳酸类饮料口味独特,尤其适合夏季消暑解渴,所以常常让人欲罢不能。殊不知,碳酸饮料中的多种物质,是人体骨质疏松、糖尿病、肠胃功能紊乱的“元凶”,儿童经常饮用,易得龋齿;成年人过量饮用,也不利于健康。

烧烤类食物

当肉类食物在烤炉上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时,你可曾想到,这些香味的背后,是蛋白质在发生变化、维生素在被破坏。这些改变,不仅使得肉类的营养价值下降,甚至还会产生致癌物质。有些烤肉外焦里嫩,其实嫩的肉还没有熟透,可能带有多种细菌和微生物,再配上胡椒、辣椒、孜然粉等热性食材,对人体消化系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有可能伤害消化道黏膜,进而诱发癌症。

蜜饯类食品

蜜饯类食品含有大量的甜蜜素、防腐剂以及亚硝酸盐,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很容易形成亚硝酸铵。另外,蜜饯类食品中过多的香精等也是损害人体肝脏的“利器”,较多的盐分则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肾脏负担。因此,蜜饯虽美味,食用也要谨慎。

摆腰揉腹养肠道

与肠胃相关的穴位有足三里、中脘、天枢等。按摩这些穴位,对改善肠胃功能有好处,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即可,10~20次为一组,以出现酸胀感为宜。针对常见肠胃问题,可以试试两个养护操。

摆腰。身体、双手有规律地摆动。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右手轻拍小腹,左手轻拍后腰,反方向重复,做50~次。强化肠胃,缓解消化不良。

揉腹。睡前或饭后1~2小时,搓手20次,手暖后五指并拢,以肚脐为中心,两手掌旋转按摩腹部,顺时针按摩10分钟左右,以肚皮发红、有热感为宜。可调节肠胃蠕动,对缓解便秘有好处。若要缓解腹泻,可采用逆时针的按摩手法。揉时力度适中,尽量穿棉质无扣上衣。

膳食纤维助消化

肠道疾病又被称为“吃出来的富贵病”。护肠需要“管住嘴巴”,


转载请注明:http://www.lpmoc.com/wadzz/1084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