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地球人都知道,体检时,抽个血验个生化全套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化验单一出来,傻眼了,那么一堆密密麻麻的名词和数据,到底啥意思啊?
想到去百度,可是又怕被莆田系的假专家坑。
看着上上下下的箭头,自己心里也会很忐忑,那着么办呢?
今天,我们医院体检中心联袂检验科,带着大家一起分析总结,带你来看懂这份体检生化报告单……
生化体检为什么要空腹
先来说说准备工作。大家知道,做体检生化检查的时候是必须要空腹的。
为什么要求空腹检查呢?
很简单,因为进食后,食物中的成分会对检查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血糖血脂、生化代谢等。
空腹就是饿一顿吗?没这么简单,空腹的标准为8~14小时,空腹采血最佳时间为上午8时到9时。空腹时间不宜超过18小时。
体检的前一天,应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正常吃喝就好,不要碰太过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不要吃夜宵。当然空腹也不是一滴水都不能喝,只要不影响检查,是可以少量喝水的。
好了,说好准备阶段,接下来就是主角登场了。
要郑重申明的是,其实体检生化全套并不全。所以并不是做了体检生化全套,什么病都可以查。
目前我们在做的体检生化全套,包括四块大的部分——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和血脂。共计22项具体指标。
下面就带着大家一样样来解读——
先来看肝功能,它包括14项指标,
分别反映肝脏损伤程度、分泌和排泄功能、合成和代谢功能,等。
1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
男:9--50U/L;女:7-45U/L升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2血清天门冬氨酰基转移酶测定男:9--60U/L;女:7-45U/L;
常见于心肌梗塞发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AST/ALT▲急性肝炎和轻度慢性肝炎,虽有肝细胞损伤,肝细胞线粒体仍保持完整,故释放入血的主要是存在于肝细胞浆内的ALT,所以,肝功能异常的表现主要为ALT升高,AST/ALT的比值<1;
▲重症肝炎、中度和重度慢性肝炎,肝细胞线粒体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AST从线粒体和胞浆内释出,因而表现出AST/ALT≈1;
▲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肝细胞的破坏程度更加严重,线粒体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AST升高明显,AST/ALT>1,甚至>2。
4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测定男:10-60U/L;女:7--45U/L
升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5血清总蛋白测定65--86g/L
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烧伤,失血等。
6血清白蛋白测定
40--55g/L
增高:主要由于血液浓缩而致相对性增高。
减低:见于肝硬变合并腹水及其他肝功能严重损害(如急性肝坏死、中毒性肝炎等)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糖尿病、严重出血肾病综合征等。当降低至25g/L以下易产生腹水。
7血清球蛋白测定20--40g/L
急性肝炎时血清球蛋白水平轻度升高,慢性活动性肝炎时较显著,尤其在自身免疫性肝病时升高非常显著。
8白球比率1.2-2.4:1
提示的是肝脏的合成功能。
9血清总胆红素测定2.0--20.4μmol/L
增高:肝脏疾病,肝外疾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急性黄疸性肝炎新生儿黄疸慢性活动期肝炎闭塞性黄疸病毒性肝炎胆石症阻塞性黄疸胰头癌肝硬化输血错误
10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0.0--7.0μmol/L。
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11血清间接胆红素测定3.0--14.0μmol/L。
间接胆红素增高,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溶血性疾病、新生儿黄疸或者输血错误等。肝炎与肝硬化病人的间接胆红素都可以升高。
12血清总胆汁酸测定0.0--15.0μmol/L
总胆汁酸(TBA)10μmol/L提示肝细胞发生病变,血液中胆汁酸含量升高。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时胆汁酸明显升高。特别是肝硬化、肝癌时总胆汁酸的升高率(95%),也大于丙氨酸转氨基酶(ALT)20%。
13乳酸脱氢酶测定--U/L
LDH测定常用诊断心肌梗死、肝病和某些恶性肿瘤。
14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男:45-U/L;女:50--U/L
临床上测定ALP主要用于骨骼、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黄疸的鉴别诊断。
对于不明原因的高ALP血清水平,可测定同工酶以协助明确其器官来源。
升高见于骨骼疾病、肝胆疾病等。
降低见于重症慢性肾炎、儿童甲状腺机能不全、贫血等。
接下来看肾功能
生化体检中标志肾功能的包括三项
它们反映的是肾脏排泄体内代谢废物的能力
肾尿素氮测定
男:3.60-9.50mmol/L;女:2.60--7.50mmol/L。
升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浓度在8.2-17.9mmol/L时,常见于UREA产生过剩(如高蛋白饮食、糖尿病、重症肝病、高热等),或UREA排泻障碍(如轻度肾功能低下、高血压、痛风、多发性骨髓瘤、尿路闭塞、术后乏尿等)。
浓度在17.9-35.7mmol/L时,常见于尿毒症前期、肝硬化、膀胱肿瘤等。
浓度在35.7mmol/L以上,常见于严重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肌酐测定
男:57-μmol/L;女:41--73μmol/L。
升高:常见于严重肾功能不全、各种肾障碍、肢端肥大症等。
降低:常见于肌肉量减少(如营养不良、高龄者)、多尿。
尿酸测定
男:-μmol/L;女:--μmol/L。
升高:常见于痛风、子痫、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急慢性肾小球肾炎、重症肝病、铅及氯仿中毒等。
第三块内容是血糖,
当然也只包括血糖一项哦
血糖测定
3.90--6.20mmol/L。
某些生理因素(如情绪紧张,饭后1-2小时)及静注射肾上腺素后可引起血糖增高。
血糖病理性增高常见于各种粮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心肌梗塞、肢端巨大症,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腺瘤、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机能亢进症、肾上腺机能亢进症等。颅内出血,颅外伤等也引起血糖增高。
低血糖:糖代谢异常、胰岛细胞瘤、胰腺瘤、严重肝病、新生儿低血糖症、妊娠、哺乳等都可造成低血糖。
最后一块内容是血脂
有四项指标
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的情况
1血清总胆固醇测定
2.90--5.68mmol/L。
(1)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及分类;
(2)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的判断;
(3)CHO增高或过低可以是原发的(包括遗传性),营养因素或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甲状腺病、肾病等。
当CHO值在5.17-6.47mmol/L时,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边缘;
6.47-7.76mmol/L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水平;7.76mmol/L为动脉粥样硬化高度危险水平;
2血清甘油三酯测定
0.23--1.81mmol/L。
可以由遗传、饮食因素或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等。
TG值2.26mmol/L以上为增多;
5.65mmol/L以上为严重高TG血症。
降低:常见于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性病变、原发性B脂蛋白缺乏及吸收不良。
3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
0.90mmol/L。
增高:原发性高HDL血症、胰岛素、雌激素、运动、饮酒等。
降低:常见于高脂蛋白血症、脑梗塞、冠状动脉硬化症、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硬化、糖尿病、肥胖等
4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
0.00--3.37mmol/L。
增高:高脂蛋白血症。
血清载脂蛋白AI测定的临床意义:载脂蛋白AI是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结构蛋白,它是反应HDL水平的最好指标。
降低:常见于高脂血症、冠心病及肝实质性病变。
为了方便大家能快速地判读报告单,检验科在审核之后,大家手上拿到的单子,凡是不在正常范围以内的都有箭头标注,向上则表示升高,向下就说明降低了。
最后小结
报告单上的正常范围仅仅是指医学参考值范围都是根据以往的研究计算出来的。
又因为男女生理上的不同,部分指标的正常范围也是不一样的
计算的结果为了能够相对而言比较准确地将正常值能够包含进去,排除不正常值,往往会取95%的参考值范围。
也可以这么理解,95%的正常人的某项检查结果都是属于所测得的“正常值范围”之内的。
简而言之,正常范围只是一个统计数据。那也就是说,在这个区间内健康的可能性很大。但是也不能保证身体一点问题没有,十分健康。
在此,特别说明,这些指标的结果,最终是要结合到临床表现上去的,切切不能只看了报告单而忽略了其他,毕竟体检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另外要说明的是,
生化报告单上的结果只对标本负责
因为人体内生化代谢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指标的结果也在时刻变化,
所以并不是查了一次就万事大吉了,
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再次检查的……
附:生化单中的浓度单位
??
血清中体检生化各种指标的
浓度单位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酶,例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
它的浓度单位是规定为U/L,其中U是指一个国际单位,就是说在特定条件下,1分钟内转化1微摩尔底物,或者底物中1微摩尔有关基团所需的酶量。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这是用来表示酶活力大小的单位,通常用酶量来表示;
第二类是蛋白质,例如血清白蛋白。蛋白质一般分子数较大,所以一般用质量浓度g/L表示。
另外在生化全套中还有mg/L和μg/L,其换算:1g/L=mg/L,1mg/L=μg/L;
第三类即其他血清指标。
一般就用摩尔浓度,即1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摩尔数来表示的叫摩尔浓度。约6.02×1023个原子、分子、离子及其他粒子就是1摩尔,就好比人们常说的一打就是指12个,“摩尔”和“打”一样只是一种特殊的单位量。
值得留意的是,有的指标单位是μmol/L,如肾功能中肌酐和尿酸等,有的则是mmol/L。那之间的换算是1mol/L=mmol/L,1mmol/L=μmol/L。
来源:德清县卫计局、医院
更多健康咨询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