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肿囊腺瘤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诊断

胰腺的囊性病变相对少见一些,但是最近几年因为检查手段的进步,发现的病例数量逐渐增加,如何诊断和治疗正成为临床上的重要工作。现将临床上常见的囊性胰腺病变的特点和治疗观点介绍如下。

1、胰腺假性囊肿

这是最常见的不是肿瘤性质的囊肿。成因是胰液漏出造成的液体积聚

最常继发于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腹部外伤。通过CT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治疗:直径大于6公分或病程大于6周需要治疗,现在认为是否需要治疗主要取决于患者症状的有无,如果没有症状,可以继续保守治疗,有部分囊肿随着时间延长,可以吸收消失。

2、浆液性囊腺瘤

占囊性肿瘤的30%,女性多见,平均年龄70岁。囊肿可以见于胰腺任何部位,半数在胰头部。强化CT可见分隔强化,呈蜂窝状外观。

治疗:恶性的可能性很小,只占1-3%,临床医生基本认为不会恶变。如果没有症状,采取保守治疗。有症状、持续增大、或者难以和粘液性肿瘤分开,可以手术切除。

3.粘液性囊性肿瘤

几乎只发生于中年女性(男女比1:20),平均年龄48岁。绝大多数发生于胰腺体尾部(70-90%),偶尔见于胰头部,胰头部的恶性可能更大,CT表现多为单一的大囊肿,厚壁,平均直径为5公分。如果有实性成分、钙化、囊壁厚(大于2mm)提示为恶性。30%表现为周围的蛋壳状钙化,提示恶性

治疗:因为该类肿瘤恶性的可能性大,所以建议外科手术切除。没有外侵者可以治愈,侵袭性肿瘤,5年生存率30-40%。

4、胰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PMN)

占囊性肿瘤的25%。分为主胰管和分支胰管型。主胰管型常见于近端胰管,分支胰管型常见于胰腺钩突。男女发病率相当。平均发病年龄68岁。

主胰管型恶变率高。肿瘤大于3cm,厚壁,位于胰头近端,囊壁上有结节,胰管内突起的病灶都提示恶性。

治疗:主胰管型建议手术治疗,分支胰管型大于3cm建议手术。

5、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

占所有胰腺囊性肿瘤的1-2%。几乎只发生于年轻女性,中位年龄30岁。

平均分布于胰腺的各个部位,开始时为实性,后来发生变性,呈囊性变。

治疗:报道有15%恶变。即使有远处转移,切除后预后良好。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的治疗方法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pmoc.com/wadzz/187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