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修改日期:年03月26日
通用名称: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
商品名称:科赛斯?(Cancidas?)
英文名称:CaspofunginAcetateforInjection
汉语拼音:ZhusheyongCusuanKabofenjing
本品主要成份为醋酸卡泊芬净。其化学名称为:1-[(4R,5S)-5-[(2-氨乙酸)氨基]-N2-(10,12-二甲基-1-羰基十四烷基)-4-羟基-L-鸟氨酸]-5-[(3R)-3-羟基-L-鸟氨酸]肺白菌素B0二乙酸盐。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52H88N10O15?2C2H4O2
分子量:.42
辅料:蔗糖,甘露醇,冰醋酸和氢氧化钠(少量用于调节pH值)。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冻干块状物。
本品适用于成人患者和儿童患者(三个月及三个月以上):
1、经验性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患者的可疑真菌感染;
2、治疗念珠菌血症和以下念珠菌感染:腹腔脓肿、腹膜炎和胸膜腔感染。尚未研究本品在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心内膜炎、骨髓炎和脑膜炎中的作用。
3、治疗食道念珠菌病
4、治疗对其他治疗无效或者不能耐受(例如: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患者的侵袭性曲霉菌病。尚未研究本品作为侵袭性曲霉菌病的初始治疗的作用。
(1)50mg;(2)70mg(以卡泊芬净计)
1、所有患者的用药说明
本品应静脉缓慢输注约1小时以上。
本品不能经静脉推注给药。
由于尚未获得本品与其他经静脉输注物质、添加剂或药物配伍研究的数据,所以请勿将本品与其他药物混合或者同时输注。
不得使用任何含有右旋糖(α-D-葡聚糖)的稀释液,因为本品在含有右旋糖的稀释液中不稳定。
2、成年患者的推荐剂量
常用剂量为50mg每日一次(对于大多数适应症应首先给予70mg负荷剂量)。对名念珠菌血症和其他念珠菌感染的成年患者进行了每日剂量mg(范围:1至51天;中位数:14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更高剂量本品的有效性没有明显优于本品50mg每日剂量的有效性。在其他本品适用的成年患者中每日剂量高于50mg的有效性不详。
经验性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患者的可疑真菌感染:
第一天单次70mg负荷剂量,随后每天单次50mg,疗程应取决于患者的临床反应。经验性治疗应持续至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恢复正常。确诊真菌感染的患者应至少治疗14天;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临床症状消除后治疗还需持续至少7天。如果50mg剂量耐受性好,但缺乏有效的临床反应,可以将每天剂量提高至70mg。
念珠菌血症和其他念珠菌感染(腹腔脓肿、腹膜炎和胸膜腔感染):
第一天单次70mg负荷剂量,随后每天单次50mg,疗程应取决于患者的临床和微生物学反应。通常抗真菌治疗应持续至末次阳性培养后至少14天。在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存在的患者中,治疗时间可能会更长直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恢复。
食道念珠菌病:
在症状恢复后继续给予50mg每日一次治疗7至14天。未研究该适应症的70mg负荷剂量。由于HIV感染患者的口咽部念珠菌病存在复发的风险,因此应考虑抑制性口腔治疗[参见“临床试验”]。
侵袭性曲霉菌病:
第一天单次70mg负荷剂量,随后每天单次50mg,疗程应取决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免疫抑制的恢复情况以及临床反应确定。
3、儿童患者的推荐剂量
对于所有适应症,第一天均应给予70mg/m2单次负荷剂量,随后给予50mg/m2每日一次治疗。
无论患者的计算剂量为多少,最大负荷剂量和每日维持剂量不应超过70mg。
儿童患者(3个月至17岁)的给药剂量应根据患者的体表面积(BSA)使用Mosteller公式计算:
在计算患者的BSA后,负荷剂量(mg)应等于BSA(m2)×70mg/m2。维持剂量(mg)应等于BSA(m2)×50mg/m2。
治疗的持续时间应根据适应症个体化考虑,如成年患者的适应症所述[参见“成年患者的推荐剂量”]。如果50mg/m2的日剂量临床反应欠佳,但是患者能够很好的耐受,可以将每日剂量提高至70mg/m2(不超过70mg)。
4、肝功能不全患者
对轻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评分5至6分)的成年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但对中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评分为7至9分)的成年患者,推荐在给予首次70mg负荷剂量之后,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数据将本品的治疗剂量调整为35mg每日一次[参见“药代动力学”]。
目前没有在严重肝功能不全(Child-Pugh评分9分)的成年患者和肝功能不同程度受损的儿童患者中的临床用药经验。
5、肾功能不全患者
无需对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剂量调整。卡泊芬净是不可透析的;因此在血液透析后不需要补充剂量。
6、接受药物清除诱导剂伴随治疗的患者
接受利福平治疗的成年患者的本品治疗剂量应为70mg每日一次。接受奈韦拉平、依非韦伦、卡马西平、地塞米松或苯妥英治疗的成年患者的本品治疗剂量提高至70mg每日一次。
在儿童患者中,本品与药物清除诱导剂(如利福平、依法韦仑、奈韦拉平、苯妥英、地塞米松或卡马西平)联合使用时,应考虑将本品的治疗剂量增加至70mg/m2每日一次(不超过70mg)。
7、药物的制备和溶解
由于尚未获得本品与其他经静脉输注物质、添加剂或药物配伍研究的数据,所以请勿将本品与其他药物混合或者同时输注。不得使用任何含有右旋糖(α-D-葡聚糖。)的稀释液,因为本品在含有右旋糖的稀释液中不稳定。
本品的输注制备:
A.将冷藏的本品药瓶恢复至室温。
B.在无菌条件下在药瓶中加入10.8mL0.9%氯化钠注射液、或无菌注射用水、或含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的无菌注射用水、或含0.9%苯甲醇的无菌注射用水。
本品每瓶均含有人为过量灌装的药物。因此,溶解后的药物浓度参见下表1。
白色至类白色药块会完全溶解。轻轻混匀直至获得透明的溶液。在溶解过程中和静脉输注前对复溶液进行肉眼检查,观察是否存在颗粒物或者变色。请勿使用浑浊或有沉淀物的溶液。
复溶液在≤25℃(≤77℉)温度下可以保存最长1小时。
本品药瓶仅供单次使用;剩余溶液应丢弃。
C.在无菌条件下抽取适量体积(mL)的本品溶液,转移至装有mL0.9%、0.45%或0.%氯化钠注射液或者乳酸林格氏注射液的静脉输注袋(或瓶)内。此外,也可以将此体积的本品溶液加入至减容后的0.9%、0.45%或0.%氯化钠注射液或者乳酸林格氏注射液中,终浓度不超过0.5mg/mL。
如果保存于≤25℃(≤77℉)的温度下,输注用溶液必须在24小时内使用,如果保存于2至8℃(36至46℉),则必须在48小时
内使用。
3个月以上儿童患者的特殊考虑:
按照上述溶解步骤使用70mg或50mg装药瓶配制复溶液[参见“儿童患者的推荐剂量”]。复溶液的浓度为7mg/mL(使用70mg装药瓶进行溶解时)或5mg/mL(使用50mg装药瓶溶解时),根据该浓度和计算的负荷剂量或维持剂量,从含复溶液的药瓶内抽取等量的药物体积。
药瓶的选择应基于儿童患者总的拟给药剂量(mg)。为了有助于确定正确的给药剂量,建议对治疗剂量低于50mg的儿童患者采用50mg装药瓶(浓度为5mg/mL)。对于治疗剂量高于50mg的儿童患者,应使用70mg装药瓶。
无论患者的计算剂量为多少,最大负荷剂量和每日维持剂量不应超过70mg。
在说明书的“注意事项”章节对下述严重不良反应进行了讨论:
?肝脏影响[参见“注意事项:肝脏影响”]
?过敏反应[参见“注意事项:过敏”]
由于临床试验是在广泛的不同条件下进行的,因此不能将在本品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率与其他药物临床试验的不良反应率进行直接比较,该不良反应率也不能反映实际观察到的比率。临床试验所获得的不良反应信息为鉴定与药物使用相关的不良反应以及大致的不良反应率提供了基础。
1、成人临床试验经验
在临床研究中已有名成人使用过单剂或多剂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名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患者(经验治疗研究),名念珠菌血症和/或腹腔脓肿、腹膜炎或胸膜腔感染(包括4名慢性弥散性念珠菌血症患者),名患有食道念珠菌病和/或口咽念珠菌病的患者,名侵袭性曲霉菌病的患者和名I期临床的参加者。在经验治疗研究中病人均接受过恶性肿瘤的化疗或进行过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有明确诊断的念珠菌感染的病人进行的研究中,大多数患者的病情非常严重(例如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或其他肿瘤,近期大的手术,艾滋病),需要同时进行多种治疗手段。在无对照的曲霉菌病研究中,患者的病情均严重,而且原有的疾病又复杂(例如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血液恶性肿瘤,实体瘤或器官移植),需要同时进行多种治疗手段。
经验性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患者的可疑真菌感染:
在随机、双盲的经验性治疗研究中,患者接受本品50mg/天(在70mg负荷剂量后)或者AmBisome?(两性霉素B脂质体注射液,3mg/kg/天)治疗。在该研究中本品治疗组和AmBisome治疗组报告出现临床或实验室肝脏不良反应的患者比例分别为39%和45%。还报告了可能与本品有关的一例高胆红素血症的严重不良反应。表2中列出了两个治疗组中患者发生率≥7.5%的不良反应。
在每个系统器官分类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多于一个的不良反应。
*不考虑因果关系
?第一天70mg,然后给予50mg每日一次治疗;73名患者的每日治疗剂量提高至70mg。
?3mg/kg/天;74名患者的每日剂量提高至5mg/kg。
本品治疗组患者出现输注相关性不良反应(定义为在研究治疗输注期间或者输注后1小时出现的一种系统事件,诸如发热、寒战、潮红、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速、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皮疹或过敏性反应)的比例(35%)显著低于AmBisome治疗组(52%)。
为了评价本品和AmBisome对肾功能的影响,将肾毒性定义为血清肌酐为基线水平的2倍,或者如果基线血清肌酐高于正常范围上限,血清肌酐升高≥1mg/dL。在基线肌酐清除率30mL/分钟的患者中,本品治疗组患者肾毒性的发生率(3%)显著低于AmBisome治疗组(12%)。如果不考虑因果关系,本品治疗组(75/,13%)和AmBisome治疗组(85/,16%)的临床肾脏事件相似。
念珠菌血症和其他念珠菌感染(腹腔脓肿、腹膜炎和胸膜腔感染):
在随机、双盲侵袭性念珠菌病研究中,患者接受本品50mg/天(在70mg负荷剂量后)或者两性霉素B0.6至1mg/kg/天进行治疗。
表3中列出了两个治疗组中患者发生率≥10%的不良反应。
在每个系统器官分类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多于一个的不良反应。
*腹腔脓肿、腹膜炎和胸膜腔感染。
?不考虑因果关系
?患者在第一天接受本品70mg治疗,然后给予50mg每日一次治疗。
本品治疗组患者出现输注相关性不良反应(定义为在研究治疗输注期间或者输注后1小时出现的一种系统事件,诸如发热、寒战、潮红、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速、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皮疹或过敏反应)的比例(20%)显著低于两性霉素B治疗组(49%)。
为了评价本品和两性霉素B对肾功能的影响,将肾毒性定义为血清肌酐是基线水平的2倍,或者如果基线血清肌酐高于正常范围的上限,血清肌酐升高≥1mg/dL。在基线肌酐清除率30mL/分钟的患者亚组中,本品治疗组患者肾毒性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两性霉素B治疗组。
在另一项随机、双盲的侵袭性念珠菌病研究中,患者接受本品50mg/天(在70mg负荷剂量后)或者本品mg/天治疗。两个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似,但是,该研究不足以检测到罕见不良事件或者非预期不良事件的差别。表4中列出了两个治疗组中患者发生率≥5%的不良反应。
在每个系统器官分类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多于一个的不良反应。
*腹腔脓肿、腹膜炎和胸膜腔感染。
?不考虑因果关系
?患者在第一天接受本品70mg治疗,然后给予50mg每日一次治疗。
食道念珠菌病和口咽念珠菌病:
表5中列出了食道和/或口咽念珠菌病患者中发生率≥10%的不良反应。
在每个系统器官分类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多于一个的不良反应。
*不考虑因果关系
?来源于一项比较对照临床研究。
侵袭性曲霉菌病:
在一项开放性、非对照曲霉菌病研究中,在69名接受本品治疗(第一天为70mg负荷剂量,随后为50mg每日一次)的患者中,发
生率≥12.5%的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有:血碱性磷酸酶升高(22%)、低血压(20%)、呼吸衰竭(20%)、发热(17%)、腹泻(15%)、恶
心(15%)、头痛(15%)、皮疹(13%)、曲霉菌病(1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3%)、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3%)、血胆红素
升高(13%)和血钾降低(13%)。在该患者群中还有少数患者出现肺水肿、ARDS(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和放射性肺浸润。
2、儿童患者(3个月至17岁)临床试验经验
在名接受单剂量或多剂量本品治疗的儿童患者中对本品的整体安全性进行评价。名年龄大于3个月的儿童患者分布为:
名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患者;38名念珠菌血症和/或腹腔脓肿、腹膜炎或胸膜腔感染患者;1名食道念珠菌病患者;和10名侵袭性曲霉菌病患者。儿童患者中本品的总体临床安全性特点和成人患者相似。表6中列出了临床研究中儿童患者发生率≥7.5%的不良反应。
1名本品治疗患者(0.6%)和3名AmBisome治疗患者(12%)出现严重的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2名本品治疗患者(1%)和3名AmBisome治疗患者(12%)因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终止研究。本品治疗组和AmBisome治疗组患者出现输注相关性不良反应(定义为在研究治疗输注期间或者输注后1小时出现的一种系统事件,诸如发热、寒战、潮红、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速、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皮疹或过敏性反应)的比例分别为22%和35%。
在每个系统器官分类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多于一个的不良反应。
*不考虑因果关系
?患者在第一天接受本品70mg/m2治疗,然后给予50mg/m2每日一次治疗。
3、临床试验中本品的整体安全性经验
在34项临床研究的名个体(包括名成人或儿童患者和名志愿者)中对本品的整体安全性进行评价。这些个体接受了本品单剂量或多剂量(每日一次)治疗,剂量范围为5mg至mg。可获得名个体的完整安全性数据,另外85名入组两项特许用药研究的患者则只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记录。不考虑因果关系,在这些试验所有接受本品治疗的个体中发生率≥5%的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详见表7。
在名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志愿者中,共有人(85%)出现了不良反应。
*指不考虑因果关系,在本品治疗期间或者本品治疗后14天随访期内出现的不良反应。
?在接受至少一次本品治疗的个体中优选术语的发生率≥5%。
?在每个系统器官分类中,个体可能会出现多于一个的不良反应。
下面列举了不考虑因果关系或发生率,在少于5%的患者中出现的有临床意义的不良反应。
?贫血、凝血障碍、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
?心律不齐、心房颤动、心动过缓、心搏停止、心肌梗塞、心动过速
?腹胀、上腹部疼痛、便秘、消化不良
?衰弱、疲劳、输注部位疼痛/瘙痒/肿胀、粘膜炎症、水肿
?肝衰竭、肝肿大、肝毒性、高胆红素血症、黄疸
?菌血症、败血病、泌尿道感染
?厌食症、食欲减退、体液超负荷、低镁血症、高钙血症、高血糖症、低钾血症
?关节痛、背痛、肢痛
?抽搐、眩晕、嗜睡、震颤
?焦虑、意识状态模糊、抑郁、失眠
?血尿、肾衰竭
?呼吸困难、鼻衄、缺氧、呼吸急促
?红斑、瘀斑、皮肤损伤、荨麻疹
?潮红、高血压、静脉炎
4、上市后经验
下述的额外不良反应是在本品上市后使用中发现的。由于这些反应由人数不确定的人群自发报告,通常不可能估计其发生频率或确定其与药
物暴露的因果关系。
?胰腺炎
?肝坏死
?多形性红斑、Stevens-Johnson综合症、皮肤脱落
?有临床意义的肾功能不全
?肿胀和外周性水肿
对本品中任何成份过敏的患者禁用。
1、过敏
本品使用过程中有出现过敏反应的报道。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应停止使用本品并进行适当的处理。
已报告的可能由组胺介导的不良反应,包括皮疹、面部肿胀、血管性水肿、瘙痒、温暖感或支气管痉挛,可能需要停止使用本品治疗和/或进
行适当的处理。
2、伴随使用环孢霉素
仅限于患者可能的受益超过可能的风险时,对接受环孢霉素治疗的患者使用本品。在一项临床研究中,4名健康成人受试者在第1至第10天接受本品70mg治疗并在第10天接受两次环孢霉素3mg/kg治疗(治疗间隔12小时),有3人在第11天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一过性升高,检测结果是正常上限(ULN)的2至3倍。在同一研究中,一个单独的成人受试者组内,接受本品35mg每日一次共3天治疗并在第1天接受环孢霉素治疗(治疗剂量为3mg/kg,共2次,间隔12小时)的8名受试者中,有2人在第2天出现ALT轻度升高(略高于ULN)。在这两组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ALT同时升高,但升高幅度较小。在另外一项临床研究中,8名健康男性中有2人出现了小于2倍ULN的短暂ALT升高。在该研究中,在第1天和第12天给予环孢霉素治疗(4mg/kg),在第3至13天给予本品每日治疗(70mg)。一名受试者在第7天和第9天出现ALT升高,另一名受试者在第19天出现ALT升高。第27天时这些升高的结果恢复正常。在所有组中,AST和ALT同时升高,但升高幅度较小。在这些临床研究中,环孢霉素(4mg/kg一次给药或3mg/kg两次给药)使卡泊芬净的AUC增加了约35%。
在一项回顾性上市后研究中,对40名免疫抑制患者(其中37人为移植受体)给予1至天本品和环孢霉素治疗(中位数为17.5天)。其中14名患者(35%)在伴随治疗或14天随访期间出现转氨酶升高(5倍正常值上限或者3倍基线值);其中5名患者被认为可能与伴随治疗有关。1名患者胆红素升高,考虑可能与伴随治疗相关。没有患者出现肝脏毒性或严重肝病的临床证据。4名患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肝酶实验室检测值异常而终止研究。其中2人考虑可能与本品和/或环孢霉素治疗以及其他可能的原因有关。
在前瞻性侵袭性曲霉菌病和特许使用研究中,有4名成年患者接受了本品(50mg/天)和环孢霉素2至56天的治疗。这些患者没有出现肝酶升高。
考虑到这些数据的局限性,只应在潜在受益超过潜在风险的患者中进行本品和环孢霉素联合治疗。在伴随治疗过程中应对肝功能检查异常的患者进行监测并评价继续治疗的风险/受益。
3、肝脏功能的影响
在接受本品治疗的健康志愿者以及成人和儿童患者中已发现肝功能实验室检查异常。在一些基础病情严重、接受本品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多种药物伴随治疗的成人和儿童患者中,有个别病例报告出现临床严重的肝功能不全、肝炎和肝衰竭;尚未确定这些事件与本品治疗有因果关系。在本品治疗期间应对肝功能检查异常的患者进行监测以判断肝功能的变化并评价是否继续使用本品。
新疆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白癜风去哪治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