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鸡新城疫
鸡新城疫又叫亚洲鸡瘟,俗称鸡瘟,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烈性传染病。常呈现败血症经过,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神经机能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
1.症状:鸡新城疫潜伏期一般为3-5天。
最急性型:病鸡常无任何症状突然死亡。多见于流行初期和雏鸡。
急性型:病初体温高达43-44℃,突然减食或不食,鸡冠和肉垂呈深红色或紫黑色。精神萎顿,离群呆立,垂头缩颈或翅膀下垂,倦怠嗜睡。腹泻,粪便呈黄绿色或黄白色,有时混有血液。
病鸡口、鼻、咽、喉头积聚大量黏液,摇头频咽,张口呼吸,并发出咯咯的喘鸣声或尖锐的叫声和咳嗽。嗉囊内充满液体和气体,倒提时有大量液体从口内流出。有的鸡还出现翅、腿麻痹等神经症状。病的后期,体温下降,不久死亡。病程多为2-5天。
慢性型:病初症状与急性大致相同,不久出现神经症状,腿、翅麻痹,跛行或卧地。头颈向后或向一侧扭转,常伏地旋转,动作失调,反复发作,终于瘫痪或半瘫痪。一般经10-20天死亡。此型多发生于流行后期的成年鸡、免疫接种质量不高或免疫有效期接近末尾的鸡群。
2.治疗:非典型新城疫可以使用终结者配合清瘟败毒口服液进行治疗。此外,可选用鸡新城疫Ⅳ系或Ⅰ系活疫苗对发病鸡群实施紧急接种,但是有一定的危险性,使用时格外谨慎。
3.预防:鸡新城疫预防的关键是适时进行免疫接种和实施综合性防制措施。疫苗使用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自己的免疫程序和免疫途径。大型鸡场多采用气雾和饮水免疫;小型鸡场和农家养鸡可采用滴鼻和注射等方法。
二、产蛋下降综合征
鸡产蛋下降综合征是一种由禽凝血性腺病毒引起,以产蛋下降、产薄壳或无壳蛋、蛋壳颜色变淡而鸡的其他方面都很正常为特征的产蛋母鸡的一种新的传染病。
1.症状
感染鸡无明显症状,主要表现为突然性群体产蛋下降,比正常下降30%~50%。病初蛋壳的色泽变淡,紧接着产畸形蛋,蛋壳粗糙如砂粒样,蛋壳变薄,易破损,软壳蛋增多,占15%以上。
本病无明显病变,仅能发现的病变常常是卵巢静止不发育和输卵管萎缩。偶尔可见子宫和输卵管各处黏膜出血和卡他性炎症。也许会出现脾脏轻度肿胀,卵泡无弹性,在腹腔中会有各种发育阶段的卵。
2.诊断
产蛋突然群体性下降,比正常下降30%~50%。
卵巢变小、萎缩。子宫和输卵管黏膜出血和卡他性炎症。
根据以上两点一般即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须进行病毒分离和血清学鉴定。
3.治疗
本病可以使用安格拉配合益肾舒进行治疗。后期使用普拉产和益宝,对产蛋恢复有一定的作用。
4.预防
疫苗接种,在鸡~日龄皮下或肌肉注射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灭活疫苗,或鸡新城疫、产蛋下降综合征二联灭活疫苗,或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产蛋下降综合征三联灭活疫苗。
此病主要经胚胎垂直传播,注意从非疫区引种。
加强鸡场和孵化室消毒工作。在日粮中,注意氨基酸、维生素的平衡。
三、鸡大肠杆菌病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败血症、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炎、全眼球炎、肉芽肿等为特征的传染病。雏鸡及4月龄以下的鸡易感性高。
1.症状
根据症状和病变可分多种病型:大肠杆菌败血症、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炎、全眼球炎、肉芽肿等。但以大肠杆菌败血症为多见。病鸡精神萎靡,缩头闭眼,饮水增多,采食减少,有的腹泻,排绿白色稀粪,有的临死前出现仰头、扭头等神经症状,陆续出现一些死亡。死亡率一般为1%~7%。大肠杆菌败血症,解剖时常可闻到特殊臭味,见到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有的肝脏表面有小白色病灶。胸肌充血。雏鸡脐炎,腹围大,左卵黄囊黄绿色,右卵黄囊出血,为脓血性内容物。胸气囊炎,气囊内充盈白色干酪样渗出物。腹气囊炎,气囊充盈黄色。肝肉芽肿。腹膜炎,卵泡和肠管之间充满白色炎性渗出物。慢性腹膜炎,渗出物机化,肠浆膜变厚,彼此粘连或形成绒毛样物。输卵管炎,输卵管中积干酪样物,引起变形。输卵管内渗出物成蛋形。肝周炎,纤维蛋白包裹了肝脏。心包炎,心外膜附着多量纤维蛋白。鸡腹气囊炎,可见多量纤维蛋白。小鸡输卵管大肠杆菌感染,输卵管膨大(内有纤维蛋白)。患鸡心、十二指肠、胰腺上有肉芽肿病灶。
2.诊断
肉鸡多在3~7周龄发生,3周龄以下雏鸡多为急性经过。
结膜发炎,鸡冠暗紫,排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解剖时可闻到特殊臭味,肝覆白色被膜并常见灰白色坏死点。
3.防治
疫苗接种:10日龄左右,肌肉注射鸡大肠杆菌多价灭活疫苗,0.5ml/只。
防止种蛋传播,鸡舍和用具要经常清洗消毒。可用磷杆清四代、磷杆清六代、磷杆清柒代等。但用药时要注意观察疗效,疗效不显著及时换药。
四、沙门氏菌病
1.鸡白痢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以下痢和败血症为特征的传染病。3周龄以下雏鸡常见。
①症状:蛋中带菌孵出的雏鸡,常一出壳就死。孵出后被传染的,一般从5~10日龄开始发病,至2周龄达高峰。病雏表现怕冷,常堆挤在一起,闭眼打瞌睡,两翅下垂,呼吸急促、困难,后腹部快速地一收一缩。将病雏放在耳边,可听见随呼吸节律发出“噼扑”声。病雏排便时常尖叫,排出白色、浆糊样稀粪,肛门周围的绒毛上粘有石灰样粪便,干后结成硬块,堵塞肛门。成年鸡主要症状是产蛋量下降,排青棕色稀粪,消瘦。病程稍长的雏鸡,可见肝肿大呈土黄色,有砖红色条纹,有的心肌、肺、肝、肌胃、盲肠或大肠上有灰白色小结节和坏死点。卵黄吸收不全,呈油脂样或干酪样。成年母鸡卵巢萎缩,卵泡无光泽呈淡青色或铅黑色,其内容物呈油脂样。
②诊断:3周龄以下的雏鸡,白色下痢,死亡率高,肝脾肿大,肝有特殊条纹样变化,部分脏器和肠道有坏死点或结节。成年鸡卵巢萎缩,卵黄呈青色或灰黑色。
③防治:种鸡场应定期进行鸡白痢检疫,发现病鸡及时淘汰。种蛋入孵前用甲醛气体熏蒸消毒。鸡舍、育雏室的一切用具要经常清洗消毒,孵化器在应用之前,要用甲醛气体熏蒸消毒。对3周龄以下的雏鸡要用药物控制发病,出壳后至5日龄,可以使用氟考欣、氟乐等进行治疗。
2.鸡伤寒
鸡伤寒是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鸡的一种以肝、脾等实质器官发生病变和下痢为特征的、发生于成年鸡和青年鸡的败血性传染病。
①症状: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上的青年鸡及成年鸡,病鸡所表现的症状是,精神不振,羽毛松乱,头下垂,不吃料。较有特征的症状是,腹泻,排淡黄色至绿色稀粪,粘污肛门周围的羽毛,频频饮水,如发生腹膜炎,呈企鹅样的站立姿势。慢性病鸡消瘦、贫血、冠及肉髯苍白色。肝、脾肿大2~4倍,肝表面呈黄色或古铜色,肝和心肌上有白色或淡黄色的坏死点。胆囊扩张,充满绿色油状胆汁。有时可见心包膜与心脏粘连。
②诊断:3周龄以上的青年鸡或成年鸡贫血,冠及肉髯苍白;排黄绿色稀粪;肝、脾肿大2~4倍,肝呈古铜色。
③防治:重病鸡及时淘汰处理,轻病鸡隔离治疗,鸡舍及场地要彻底消毒。预防药物可选用磷杆清四代、磷杆清柒代,肠安等,有较好的效果。
3.鸡副伤寒
本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以下痢、结膜炎、消瘦为特征的传染病。雏鸡多发,成年鸡则为慢性或隐性感染。由于各种家禽都能发病,故广义上称为禽副伤寒。
①症状:雏鸡在胚胎期和出雏器内感染的,于4~5日龄发病。这些病雏的排泄物使同群的鸡感染,多于10~12日龄发病,死亡高峰在10~21日龄。10天以上的雏鸡发病的无食欲,离群独自站立,怕冷,喜欢拥挤在温暖的地方,下痢,排出水样稀粪,有的发生眼炎,失明。成年鸡有时有轻度腹泻,消瘦,产蛋减少。病程较长的肝、脾、肾瘀血肿大,肝脏表面有出血条纹和灰白色坏死点,胆囊扩张,充满胆汁。常有心包炎,心包液增多呈黄色,小肠(尤其是十二指肠)有出血性炎症,肠腔中有时有干酪样黄色物质堵塞。
②诊断:雏鸡发病率及死亡率高,成年鸡则为慢性或隐性传染。下痢、结膜炎、消瘦。肝、脾、肾肿大,肝脏表面有出血条纹和灰白色坏死点。
③防治:加强卫生消毒工作,严防各种动物进入鸡群,防止其粪便污染饲料、饮水等。加强种蛋、孵化、育雏器具的清洁消毒。注意用磷杆清四代、磷杆清柒代,肠毒清等药物进行防治。
五、鸡慢性呼吸道病
鸡慢性呼吸道病是由败血型支原体引起一种以咳嗽、流鼻液、眼睑肿胀、呼吸时发出罗音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
1.症状:病初,病鸡流水样鼻液,病鸡常摇头甩掉,或作吞咽动作,鼻液变稠时呼吸不畅,常张口呼吸。中期咳嗽,打喷嚏。后期眼睑肿胀,一侧或两侧眼结膜发炎,流泪,眼眶内蓄积黄白色豆渣样渗出物。雏鸡生长缓慢,母鸡产蛋下降。腿关节腱部脓肿,肝散在黄色坏死斑纹,翅关节腱部脓肿,肺组织肉变,鼻腔、气管、肺中充满黏液性渗出物,气囊膜浑浊、增厚,常见浅黄色絮状纤维素性渗出物。严重的气管中有坏死性的渗出物。
2.诊断:病程长,呈慢性经过;多发生于1~2月龄雏鸡;病鸡多表现流鼻液、呼吸罗音、咳嗽和眼睑肿胀。
3.防治:用药物处理种蛋,控制蛋的传播,是较为理想的控制环节。种蛋入孵前在红霉素溶液(每公斤清水中加红霉素0.4~1克,用红霉素针剂配制)中浸泡15~20分钟。药物治疗可选用呼爽,肺郁清等进行治疗,配合克咳解除呼吸困难等。
最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