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药师药综总结

1、中医基础理论整体观念,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联系性和统一性的学术思想。   2.中医基础理论整体观念的内容,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3.五脏一体观人体以五脏为中心。   4.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5.“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中医治病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证”的区别。   6、阴阳的属性,白天的上午与下午相对而言,则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夜晚的前半夜与后半夜相对而言,则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7.阴阳的互根互用,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   8.阴阳的消长(量变)和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生热,热甚生寒”

9、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在诊法方面,用阴阳的属性来分析四诊收集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以色泽的明暗分阴阳,鲜明者为病在阳分,晦暗者为病在阴分。以声息的动态分阴阳属性,语声高亢洪亮、多言而躁动者,多属实、属热,为阳;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多属虚、属寒,为阴;呼吸微弱,声低气怯,多属于阴证;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多属于阳证。以脉象部位分阴阳,则寸为阳,尺为阴;以至数分,则数者为阳,迟者为阴;以形态分,则浮大洪滑为阳,沉小细涩为阴。   10.外科病症中的阴证、阳证,又有特殊的含义。属于阳证类型的疾病,如疖、痈、丹毒、脓肿等,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症状;属于阴证类型疾病,如结核性感染、肿瘤等,表现为苍白、平塌、不热、麻木、不痛或隐痛等症状。   11.确定治疗原则,“损其有余”、“实则泻之”。   12.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一般不能用寒凉药直折其热,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这种治疗原则亦称为“阳病治阴”。若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这种治疗原则也称为“阴病治阳”。   13.对阴阳偏衰的治疗,提出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疗   

14.归纳药物的性能一般具有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栀子等。反之,具有减轻或消除寒证作用的中药,一般具有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之类。其中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15.木的特性古人称“木曰曲直”。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的事物   

16.火的特性具有温热、升腾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17.土的特性古人称“土爰稼穑”。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有“土为万物之母”之说。   18.金的特性古人称“金曰从革”。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19.水的特性古人称“水曰润下”。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20.五行相生,指资生、助长和促进的作用。

21.五行相克,即“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22.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治法,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主要有滋水涵木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益火补土法等。

23.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主要有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等。   24.泻南补北法泻心火、补肾水的治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

  25.心主宰人体生命活动,“五脏六腑之大主”   26.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肺在志为悲,在体为皮,其华在毛   

  27.脾的生理功能,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28.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

  29.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腰为肾之府”。肾为先天之本、脏腑阴阳之本。   

  30.肾主纳气,肺为气之主——肺主出气,肾为气之根——肾主纳气

  31、六腑的生理功能,位于右胁下,附于肝之短叶间。又属于奇恒之腑。   32、贮藏和排泄胆汁,肝→疏泄胆汁→胆→排泄→小肠   33.胃主受纳腐熟,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   

  34.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大肠主津”。

35.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因其在人体脏腑中,唯它最大,又无脏与之相表里,故又有“孤府”之称。为元气运行的通路和水液运行的通道。   36、奇恒之腑,“奇”,异、不同;“恒”,寻常、普通。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37、五脏与六腑的关系,五脏与六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阴阳表里关系。   

38.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津液是构成生命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38..血的生成血,主要由营气、津液和肾藏之精化生而成。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            39.督脉、任脉、冲脉、带脉的基本功能

40、经络的生理功能,具有沟通联络作用,运输气血作用,感应传导作用,调节平衡(机能活动)作用 41、体质的构成要素与分类,体质由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的差异性所构成,其中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决定着体质的特性。 42.体质的分类,阴阳平和质   

43、体质学说的应用,指导养生防病,指导辨证治疗

 44..六淫与六气的区别,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中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   

45.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 46.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邪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

 47.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主痛;寒性收引:寒属阴邪,具有收缩牵引挛急等特点。 48.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暑为阳邪,其性炎热:热象明显;暑性升散,最易伤津耗气:易犯头目、内扰心神;暑多挟湿:湿热郁阻(暑必兼湿)。 

 49.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滞气机:阳气损伤、滞留脏腑,湿性重浊:沉重、秽浊(痹证、淋证);湿性黏滞:黏腻、停滞(病程缠绵、反复发作);湿性趋下,易伤阴位:湿邪下注。 50.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燥性干涩,易伤津液;干燥涩滞:燥为阳邪、易伤阴津;诸涩枯涸,皆属于燥;燥胜则干:燥邪伤阴、易损津液;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

51.火(热)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燔灼上炎、发病急速、传变较快;火热易伤津耗气;热为阳邪,热迫津泄,气随津脱;火热易生风动血:肝风内动、血热妄行;火邪易致肿疡:热盛肉腐。 52.疫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疫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感病邪,是引起疫疠病的致病因素;疫疠指温病中和流行性的一类疾病,其中也包含一些严重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在内;种类:大头瘟、霍乱、天花、鼠疫等。 53.疫疠邪气的致病特点:发病急骤,病情较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54.七情内伤,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55.七情内伤致病的特点,即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   

56.影响内脏气机,主要的病理变化是:“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57、痰饮,是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    

58.痰饮所致病证,临床较为多见,故又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   

59.痰的部位及主要症状特点,肺:喘咳咯痰,心:胸闷心悸;痰迷心窍,见神昏、痴呆;痰火扰心,发为癫狂,胃:胃失和降,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满;经络筋骨:可见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成阴疽流;头:可见眩晕、昏瞀;咽喉,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的梅核气证。   60.瘀血的形成,一是由于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瘀滞。二是由于内外伤,或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引起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61.发病与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制。   

62.正气与邪气的概念,正气,存在于人体内的具有抗邪愈病作用的各种物质的总称;邪气,存在于外在环境中,或人体内部产生的具有致病作用的各种因素的总称   63.正气与邪气在发病中的辩证关系,正气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根据;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64、邪正盛衰病机,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65.实,即指邪气亢盛;虚,即指正气不足   

66.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转归,由实转虚;因虚致实;虚实夹杂常见的有实中夹虚和虚中夹实两种。   67.实中夹虚,由于邪热炽盛,消灼津液而形成的实热伤津、气阴两伤病证,出现以高热、烦渴欲饮、尿少便干等主要表现   

68.虚中夹实,指以正虚为主,兼夹邪实的病机变化。如脾阳不振。真实假虚证,称为“大实有羸状”;真虚假实证,称为“至虚有盛候”   

69、阴阳失调病机,是指机体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平衡,从而形成阴阳偏胜、偏衰,或阴不制阳、阳不制阴的病理状态。   

70.阴阳盛衰,阴或阳的偏盛,是指“邪气盛则实”的实证;阴或阳的偏衰,是指“精气夺则虚”的虚证。   71.阴阳互损,阴阳互损是指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相当程度,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理机制。

72.阴阳格拒,阴盛格阳,临床除可见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等症状外,又可见阳浮于外之症,如身热反不恶寒(但欲盖衣被)、面颊泛红等假热之象;阳盛格阴,其临床除见身热、面红、气粗、烦躁等症状外,又突然出现四肢厥冷(但身热不恶寒)、脉象沉伏(但沉数有力)等假寒之象   

73.阴阳亡失,是机体的阴液或阳气突然大量地亡失,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74.亡阳,临床表现多见冷汗淋漓、肌肤手足逆冷、精神疲惫、神情淡漠,甚则见昏迷、脉微欲绝等症状。   75.亡阴,临床表现多见汗出不止、汗热而黏、手足温和喘渴烦躁,或昏迷谵妄、身体干瘪、皮肤皱褶、目眶深陷、脉疾躁无力等症。    76、气、血、津液失调病机,气失调:主要指气不足和气行失常两个方面的病理变化;血失调:是指血不足和血行失常(出血和血瘀)的病理变化;津液失调:是指津液代谢障碍所产生的津液不足和输布排泄障碍的病理变化。   77、预防,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治未病"的预防思想。   78.未病先防,培养正气,提高抗病能力,消灭病邪,防止邪气侵害。   79.既病防变的基本措施,早期诊治,控制疾病的传变。   80、康复康复,在中医学中多指病后身心的恢复。   81.康复的原则,形神共养,调养气血阴阳   82.常用康复疗法,药物康复和康复器械的辅助疗法,针灸推拿气功康复法,体育娱乐康复法,自然康复法。   83.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四诊、八纲、辨证、疾病诊断、症状鉴别和病案撰写等。   84、基本原则,审内察外,整体统一,四诊合参,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85.四诊,它包括望、闻、问、切四个内容。是诊察疾病的方法,又称为“诊法”。 86、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的色、质异常变化进行有目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了解疾病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

  87.望色的临床表现和意义,白色主虚寒证、失血证,黄色为脾虚、湿蕴的征象。黄而鲜明如橘子色者,为阳黄,多属湿热,黄而晦暗如烟熏者,为阴黄,多属寒湿,赤色主热证赤为血色,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戴阳证,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证及惊风证,小儿高烧,鼻柱、两眉间及口唇青紫--惊风的先兆

  88.望形体强、弱、肥、瘦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肥人多痰,瘦人多火”   89.望头形主要观察头的形状及动态,小儿头形过大或过小,伴有智力发育不全---肾精亏损,囟门迟闭,头项软弱不能竖立者--肾气不足,发育不良   90.望头发主要望发的质和色的变化,发稀疏易落,或干枯不荣--精血不足证   91.望目色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小儿睡眼露睛---脾虚,气血不足,瞳孔散大---精气衰竭,白睛黄染---黄疸目眦淡白,属气血不足

92.望耳鼻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鼻柱溃烂塌陷---麻风病或梅毒   93.望唇、齿龈、咽喉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口角流涎(或睡时流)---脾虚湿盛或胃中有热,亦见于虫积,口歪斜---中风   

94.望齿,应注意色泽、润燥、形态几个方面,牙齿干燥---胃热炽盛、津液大伤,干燥如枯骨---肾精枯竭   95.斑疹斑和疹都是全身性疾病反映于皮肤的一种证候表现,斑疹常见于外感热病,亦可点大成片,或红或紫,平铺于皮下,摸之不碍手者,谓之斑;色红疹点小如粟,高出于皮肤,摸之碍手(亦有不高出皮肤,抚之无碍手之感),谓之疹,深红如鸡冠色---热毒炽盛;色紫暗者---热毒盛极、阴液大伤   96.白(疒咅)又名白疹,多系湿郁肌表,汗出不彻所致。   97.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98.望苔色,①白苔:一般常见于表证、寒证;②黄苔:主热证、里证。 99.望苔质,腻腐:腻苔,是舌面上覆盖着一层浊而滑腻的苔垢,腐苔,苔质颗粒较大,松软而厚,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刮之易脱

.剥落:苔的有无与消长变化,是正邪斗争互为消长的表现。若舌苔骤然退去,不再复生,以致舌面光洁如镜,   

.有根与无根,表示有胃气;无根苔多见于虚证、寒证,表示胃气衰。

  .望排出物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一般来说,排出物清稀者,多为寒证;黄浊稠黏者,多属热证。   .呕吐物秽浊酸臭---胃热或食积所致   .大便,先便后血,其色黑褐的是远血;先血后便,其色鲜红的是近血。   .小便,尿有砂石者---石淋;尿如膏脂者---膏淋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   

.语声变化的临床意义,语声高亢洪亮,多言而躁动的,属实证、热证;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的,属虚证、寒证;语言错乱,郑声,属于心气大伤,精神散乱的虚证。

  .呼吸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多是热邪内盛,“叹息”(古称太息),多因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所致。

  .咳嗽声音变化的临床意义,终止时作鹭鸶叫声的,称为顿咳(百日咳),咳声如犬吠,多为白喉。   .呃逆、嗳气音声变化的临床意义,食后嗳出酸腐气味---宿食停积,或消化不良

.口气、痰涕、二便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口气臭秽---胃热、或消化不良,亦见于龋齿、口腔不洁等;口气酸臭---胃有宿食;口气腐臭,多是牙疳或有内痈。   、问诊,是医生对病人或其家属、亲友进行病情查询的一种诊察方法。   

.问寒热,问寒热是询问病人有无怕冷或发热的感觉。

.恶寒发热的临床意义,多见于外感表证,外感风寒常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外感风热常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   .但寒不热的临床意义,病人唯感畏寒而不发热,多属虚寒证。   

.但热不寒的临床意义,潮热发热如潮有定时,按时而发或按时而热更甚的(一般多在下午),即为潮热。湿温潮热:以午后热甚,身热不扬为特征。   .气虚发热,多因脾气虚损,中气下陷,清阳不升,郁而为热

  .寒热往来的临床意义,是半表半里证的特征,若寒战与壮热交替,发有定时,一日一次或二、三日一次者,则为疟疾

  .局部汗出,特殊汗出,自汗:病人日间汗出,活动尤甚;盗汗:病人睡时汗出,醒则汗止,躁扰烦渴,汗出如油,脉细数疾——亡阴证,身冷肢厥,冷汗淋漓,脉微欲绝——亡阳证,疾病发展的转折点

,局部汗出   .疼痛的性质特点及不同部位疼痛的临床意义,“不通则痛”;也有因气血不足,或阴精亏损,脏腑经脉失养,因虚致痛的,“不荣则痛”。

.头痛如头项痛属太阳经,前额痛属阳明经,头侧痛属少阳经,头顶痛属厥阴经等。   .腹痛,有虚有实,如寒凝、热结、气滞、血瘀、食滞、虫积等,多为实证;至于气虚、血虚、虚寒等,概属虚证。   .口渴与饮水,渴喜热饮,但饮量不多,或水入即吐,兼见头晕目眩,胃肠有振水音口干,但欲嗽水而不欲咽,兼见舌质隐青或有青紫色瘀斑,脉涩

.食欲与食量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厌恶食物或恶闻食臭,即为厌食,又称“恶食”,食欲过于旺盛,食后不久即感饥饿者,为消谷善饥,往往身体反见消瘦---胃火炽盛,有饥饿感,但不想吃,或进食不多者,称为饥不欲食---胃阴不足   

.小便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的为闭,一般统称为“癃闭”。   .带下变化的临床意义,若带下量多色白,清稀如涕---脾虚湿注;带下色黄,黏稠臭秽,或伴有外阴瘙痒疼痛---湿热下注;   .按脘腹辨疼痛、痞满、几句的要点,腹内有肿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且痛有定处的,为癥为积,多属血瘀;肿块时聚时散,或按之无形,痛无定处的,为瘕为聚,多属气滞

  、八纲辨证,即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

  .虚实辨证,虚实辨证,是分析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脏腑辨证,中医辨证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心病主要证候有心气虚与心阳虚、心血虚与心阴虚、心血瘀阻与心火亢盛证。

.肺病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肺病主症:咳嗽、气喘、胸痛、咯血等,肺病主要证候有肺气虚与肺阴虚、风寒犯肺与风热犯肺、燥热犯肺与痰浊阻肺证。

.脾病主症,腹胀腹痛、泄泻便溏、浮肿、出血等

.肝胆病主症,胸胁腹胀痛窜痛、烦躁易怒、头晕胀痛、肢体震颤、手足抽搐,以及目疾、月经不调、睾丸胀痛等

.肾与膀胱病主症,腰膝酸软或痛,耳鸣耳聋,齿摇发脱,阳痿、遗精、精少不育

.腑病辨证,胃病主要症候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心肺两虚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一般以心悸、咳喘与气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   .心脾两虚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一般以心悸失眠、面色萎黄、神疲食少、腹胀便溏为辨证要点。   .肺脾两虚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肺虚则失其宣降,脾虚则湿痰内生,故久咳、痰多清稀。脾气不足,运化失常,故食少腹胀、便溏。脾肺气虚,故短气乏力,若气不行水,水湿停留则见浮肿。苔白舌淡、脉细弱皆为气虚见症。一般以咳喘,纳少、腹胀便溏为主,伴见气虚症状为辨证要点。   .肝火犯肺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上述症状,均由肝郁气滞,气郁化火,肝火上逆犯肺所引起。甚则热伤肺之血络,可见咳血。一般以胸胁灼痛,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咳嗽为辨证要点。

  .肺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上述症状,均由肺肾阴虚,阴虚内热,虚火上炎所引起。一般以久咳痰血,腰膝酸软,遗精等症与阴虚症状同见为辨证要点。   .肝脾不调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肝郁气滞,故胸胁胀满、善太息、精神抑郁、性情急躁。脾失健运化,故食纳减少、腹胀肠鸣、多矢气、大便稀薄。一般以胸胁胀满窜痛,易怒,纳呆腹胀便溏为辨证要点。

  .肝胃不和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肝郁气滞,故胸胁胀痛、善太息。肝气犯胃,胃失和降,故暖气、吞酸、嘻杂、呕恶。胃脘胀满作痛为气滞疼痛的特点,亦由肝气犯胃所致。一般以脘胁胀痛,吞酸嘈杂为辨证要点。    .气病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辩证要点,全身功能活动低下,内脏下垂,闷胀疼痛。

.血病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面色、口唇、爪甲失去血色及全身虚弱,手足局部冷痛加肤色紫暗,出血和全身热象

.气血同病常见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气虚加血虚,气虚加出血,气滞加血瘀,大量出血加气脱。

.津液不足:以皮肤、口唇、舌咽干燥及尿少、便干为辨证要点。   .水肿,阳水以发病急,来势猛,先见眼睑头面、上半身肿甚为辨证要点;阴水以发病较缓,足部先肿,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不起为辨证要点。

.常见病辨证论治治则与治法,治则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总则,治疗方法是治则的具体化。

  、调整阴阳,疾病的发生,其根本即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

、三因制宜,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指治疗疾   因时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 、藏药的概念,在藏族医学理论指导下配制和应用的药物称为藏药      

.五元学说,五元即土、水、火、风、空五种物质元素,土元“沉、稳、坚、黏”,水元“重、寒、湿、润”,火元“热、轻、锐、腻”,风元“轻、动、糙、燥”,空元“空、虚”

、蒙医基础知识,“赫依”、“希日”、“巴达干”为三根,是人体的本基;“赫依”属五元之气,   “希日”属五元之火   

.七素,又称七精:精华、血、肉、脂、骨、髓及红或白精,是机体的构成物质。   .三秽,稠、稀、汗等三种排泄物   .蒙医辨证施治主要内容,包括治则、立法、处方、疗术等。

  .药味:药物有不同的味道,蒙药有六种药味,即甘、酸、咸、苦、辛、涩。

.传统剂型,汤剂(汤散);散剂;丸剂;膏剂;灰剂;油剂   .用药方法,蒙医有口服、外敷、外涂、洗、泡、漱、熏、吸、喷、灌肠、腔内滴等用药方法,治疗寒证及驱虫药,早晨空腹服;   .爱日康(四大物质)学说,包括火、气、水、土四大元素。   .密杂吉(气质)学说,包括8种正常气质(热、湿、寒、干、干热、湿热、湿寒,干寒)和8种异常气质。   .合立体(体液)学说,包括4种正常体液(胆液质、血液质、黏液质、黑胆质)和4种异常体液。   .维吾尔药性,即:干热、湿热、湿寒、干寒。   

.维吾尔医根据药物性质的强弱不同,将它分为四级,即:1、2、3,4级。1级为药性最弱,4级为药性最强。药性4级的药物大多数为具有毒性。   、白细胞计数(WBC),成人:(4~10)×/L,儿童:(5~12)×/L   .白细胞增多,生理性月经前、妊娠、分娩、哺乳期妇女、剧烈运动、兴奋激动、饮酒、餐后等。新生儿及婴儿明显高于成人。   、白细胞分类计数(DC)A,中性粒细胞绝对值(2.0~7.0)×/L(50%~70%),淋巴细胞绝对值(0.8~4.0)×/L(20%~40%)   .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增多,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药物性皮疹等;血液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   、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常被称为“血色素”,参考范围:男性~g/L,女性~g/L

  、血小板计数(PLT),骨髓中成熟巨核细胞的胞浆脱落而来;参考范围:(~)×/L   主要作用有,参与血液凝固,释放血小板收缩蛋白使纤维蛋白网发生退缩,促进血液凝固。

、红细胞沉降率(ESR),凡体内有感染或坏死组织的情况,血沉就可加快。生理性增快:女性月经期、妊娠3个月以上(至分娩后3周内)   、尿液酸碱度(pH)参考范围:干化学试带法:pH5.0~7.0   .二、尿比重(SG),参考范围:干化学试带法:1.~1.   、尿蛋白(PRO),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或定量试验﹥mg/24h尿时,称蛋白尿。   .由剧烈运动、发热、低温刺激、精神紧张导致,或妊娠期妇女也会有轻微蛋白尿。   .溢出性蛋白尿,肾脏正常,而血液中有多量异常蛋白质。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出现的本-周蛋白尿、骨骼肌严重损伤及大面积心肌梗死时的肌红蛋白尿。

、尿葡萄糖(GLU),通常人尿糖值为0.1~0.3g/24h或50~mg/L。   

、尿胆红素(BIL),胆红素是血红蛋白的降解产物,在正常尿液中不含有胆红素,尿胆红素的检出是显示肝细胞损伤和鉴别黄疸的重要指标,在诊断和预后上有重要意义。

、尿隐血(BLD),尿隐血即反映尿液中的血红蛋白(Hb)。   

、尿中白细胞(LEU)临床意义X尿中白细胞增多见于:泌尿系统感染、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等。

  、尿沉渣管型,尿沉渣管型是尿液中的蛋白在肾小管内聚集而成,尿液中出现管型是肾实质性病变的证据。   、尿沉渣结晶,多来自食物和盐类代谢的结果。

、尿淀粉酶(UAMY),淀粉酶催化淀粉分子中葡萄糖苷水解,产生糊精、麦芽糖或葡萄糖。参考范围:碘-淀粉比色法~0U、粪外观,正常人的粪便色泽为黄褐色,婴儿为黄色,均为柱状软便   .脓血便,主要见于细菌性痢疾;鲜血便主要见于痔疮   

.柏油便粪便黑色有光泽,为上消化道出血   .细条便,主要见于直肠癌。

.粪隐血,一般情况下,粪便中无可见红细胞,结果通常为阴性   .临床意义,消化道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肿瘤胃癌、结肠癌;其他疾病,急性白血病、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主要存在于肝、肾、心肌、骨骼肌、胰腺、脾、肺、红细胞等组织细胞中,当富含ALT的组织细胞受损时,ALT从细胞释放增加,参考范围:速率法:5~40U/L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AST主要存在于心肌、肝,参考范围:速率法:成人8~40U/L。   、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又称γ-谷氨酰转肽酶,是将肽或其他化合物的γ-谷氨酰基转移至某些γ-谷氨酰受体上的酶。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碱性磷酸酶为一组单酯酶,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和体液中,其中以骨、肝、乳腺、小肠、肾脏的浓度较高。

、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血清蛋白合成增加如多发性骨髓瘤   .白蛋白,合成障碍主要是肝功能障碍   

.A/G比值,A/G比值小于1,提示慢性肝炎

、血清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STB:成人:3.4~17.1μmol/L。 、血清尿素氮(BUN),通过测定尿素氮,可了解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获取更多资料请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lpmoc.com/wazz/994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