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大纲
前言
国内的医疗体制下,放射科是个二级学科,医技辅助科室,影像的终究目的是发现病变,正确定位。看片思路,病史+部位,从里到外或从外到内,看个人喜好!
以下是个人的一些废话,无逻辑可言,想到啥就写啥,可不看。
没,夸你漂亮呢....哈哈哈哈我咋啥也不懂你在说啥啊啊啊啊啊啊啊碎碎念
我之前也是一脸懵逼啥也不懂,关键我上学时还吊儿郎当的,实习也没去过,一进科室啥也不懂,试用期时老板以为我是老员工,差点把我骂到哭为止,就骂得不是人听的,那些同事见我不会,又不教我,还TM挖苦我,我真的是日了...,还是上学好啊!
所以我就开始了自救之路,走了很多弯路,从书本看起吧,又太慢了,看视频又不知道哪个好,根本走不通,没人带,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后来我就想既然是为了完成任务,就模仿他们的报告,不懂部位的可以看书,有一本影像解剖学挺好的,一层一层的,很详细,后面我会介绍和放链接的,下班后再去补视频,后面也会详细介绍的,第二天再看看审核过的报告,自己不会写的,要抄下来或者搞一个模版。
我大概的看片思路是这样的,患者年龄、性别、病史,如有外伤的,着重看有无骨折,尤其是肋骨骨折,要很细心的看;肿瘤的,看淋巴结大小及转移,骨、脏器、淋巴、血管转移等;腹痛的,看脏器病变,炎症(胆囊炎、胰腺炎、阑尾炎、脓肿等)肿瘤、结石、梗阻等,有些我们看不到的就不要乱写,像神经炎、胃溃疡、肠易激综合征等导致的疼痛,脏器可以是正常的,影像就是看到啥写啥,一切以看到的为标准,不要画蛇添足,更不要自己给患者安个病上去。看部位我一般是从外到内,整体再到局部,一定不要忘了看骨窗。然后开始打报告。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流程。现在我是大体解剖、淋巴结、血管等都能辨认。
放射科是个辅助科室,不受尊重,国家规定的假期也没,薪资待遇比较惨,可能仅够维持温饱,但别忘了,介入科也是我们的,不要放弃,选择了就热爱吧,时间还算充裕,那不然还能咋办,搞个副业???
大家有啥好的病例也可分享,想入群的小伙伴私我。
点击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