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胰腺癌是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五年生存率低于8%。开发准确、可靠的诊断技术对癌症治疗非常关键。然而,传统的组织学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均存在操作复杂、耗时长的缺点,从而不能实现胰腺癌的术中病理学诊断(图1A)。近年来,聚集诱导发光材料(AIEgens)因具有良好光稳定性、高分辨率和长期跟踪能力,被广泛用于实时和原位成像。但是,目前AIEgens探针的开发仍存在特异性靶向能力差、细胞/组织穿透性的低等瓶颈,无法在活体组织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华东理工大学朱为宏课题组基于早期提出的“双亲性AIE”设计策略(NationalScienceReview),在AdvancedMaterial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AnEnzyme-ActivatableAggregation-Induced-EmissionProbe:IntraoperativePathologicalFluorescentDiagnosisofPancreaticCancerviaSpecificCathepsinE(IF:30.)的文章。
在该工作中,作者以早期发展的AIE母体喹啉腈(QM)衍生物QM-COOH作为荧光报告基团,引入组织蛋白酶E(CTSE)响应的肽链Ala-Gly-Phe-Ser-Leu-Pro-Ala-Lys-Arg(简写为HSP)以及水溶性的穿膜肽(Arg8,简写为CPP),构建了双亲性激活型AIE探针QM-HSP-CPP(图1B)。由于穿膜肽的引入该探针在水溶液中保持荧光关闭状态,当与CTSE响应后,探针水溶性下降,发生聚集,产生荧光,从而实现对CTSE的实时检测(图1C)。由于CTSE过表达于胰腺癌,且随着癌变程度增加,表达量增高(图1D),因此该探针可以用于胰腺癌的诊断。
图1.设计AIE激活型探针QM-HSP-CPP,通过CTSE实现对胰腺癌临床可视化诊断。(A)目前临床切片的诊断方法,(B)设计CTSE酶激活型AIE探针QM-HSP-CPP。(C)探针QM-HSP-CPP对CTSE响应的示意图。(D)从TCGA数据库中获得正常胰腺组织和各种晚期胰腺组织中CTSE的表达。
紧接着作者对探针QM-HSP-CPP以及参比探针QM-HSP的光谱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SP的引入不能改变QM-COOH的水溶性,参比探针仍然表现出典型的AIE特征(图2A和D)。与之相反,引入穿膜肽CPP之后,探针QM-HSP-CPP在各种溶剂体系中均因良好的分散性而表现出荧光关闭状态(图2B、C、E和F)。根据分子内旋转受限的发光机理,作者研究了探针QM-HSP-CPP在黏度增加的情况下探针的发光性质,可以看出探针在黏度增加时也表现出荧光增加,表明探针QM-HSP-CPP仍然具有AIE的特性(图2G和H)。良好的光稳定性是实现长时间高保真成像的基础,基于此,作者研究了系列探针的光稳定性。可以发现,相对于市售的参比探针,QM系列探针均具有优异的光稳定性(图2I)。
图2.探针QM-HSP于QM-HSP在不同溶剂体系中的光谱性质。(A)探针QM-HSP(10-5M)在DMSO-Water混合体系中的发光光谱(λex=nm)。(B,C)探针QM-HSP(10-5M)在DMSO/EtOH-Water混合体系中的发光光谱(λex=nm)。QM-HSP(D)和QM-HSP-CPP(E和F)在不同混和体系中I/I0值与水含量的关系曲线。探针QM-HSP-CPP在甘油-水体系中的光谱(G),以及对应的I/I0值与水含量的关系曲线(H)。(I)QM系列探针以及ICG染料的光稳定性测试。
在研究清楚探针QM-HSP-CPP的光谱性质之后,作者进一步研究了探针对CTSE的体外响应情况。结果显示在响应体系中没有加入CTSE时,探针QM-HSP-CP表现出荧光关闭状态,几乎没有变化(图3A和E)。酶浓度达到50pmol/mL时,随着孵育时间增加,荧光逐渐上升,表明探针QM-HSP-CPP可以实现对CTSE的激活型响应(图3B和F)。紧接着,为了研究不同取代肽链部分对CTSE的响应,作者研究了探针QM-HSP以及QM-CPP对CTSE的响应。结果显示,由于QM-HSP在水溶液中自身就处于荧光开启状态,因此在加入CTSE后,其荧光变化不明显,表现出些许下降(图3C和G),下降可能是因为探针聚集发生沉淀导致。此外仅由穿膜肽CPP取代的探针QM-CPP,其在光物理特性与QM-HSP-CPP类似,然而在酶响应实验中,该探针对CTSE并没有任何响应(图3D和H)。这表明穿膜肽的引入可以有效提升探针溶解性,此外也表明HSP片段的引入是实现对CTSE酶响应的关键。关于探针的酶切机理,作者通过响应后质谱得到验证(图3I)。而且,选择性实验也表明探针对CTSE酶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图J)。
图3.CTSE原位激活QM-HSP-CPP的AIE信号。(A和B)QM-HSP-CPP对CTSE(0/50pmol/mL)随着时间变化的荧光响应。(C和D)参比探针QM-HSP和QM-CPP对CTSE(50pmol/mL)的响应。(E-H)I/I0相对时间的关系曲线。I高分辨质谱对酶切响应的机理验证。(J)探针的选择性实验。
紧接着作者研究了探针对胰腺癌细胞(SW)的响应情况(图4A)。结果显示,引入穿膜肽之前探针QM-HSP无法进入细胞(图4B),而引入穿膜肽之后探针QM-HSP-CPP具有很好的穿膜效应,实现了对胰腺癌的激活型检测(图C和D)。此外作者还研究了探针QM-HSP-CPP对正常胰腺细胞(MS1)的响应,结果也表明探针可以有效区分胰腺癌细胞和正常胰腺癌细胞,具有用于胰腺癌检测的潜力。
图4.高效的跨膜效率实现对内源性CTSE的原位响应。(A)CTSE诱导的AIE荧光释放实现对胰腺癌细胞检测示意图。(B和C)探针QM-HSP和QM-HSP-CPP与SW1细胞孵育不同时间的荧光成像照片。(D)随着时间变化细胞内归一化荧光强度。(E)探针QM-HSP-CPP对胰腺癌细胞和正常胰腺细胞的区分。
在探究了探针QM-HSP-CPP对胰腺癌和正常胰腺细胞的区分能力之后,作者进一步研究了探针在临床样本病理学检测的可能性。首先作者通过HE以及免疫组化(IHC)实验验证了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石蜡切片,结果表明CTSE过表达于癌组织(图5A)。紧接着作者研究了免疫荧光染色(IF)和探针QM-HSP-CPP染色对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冰冻切片区分能力。结果表明IF染色并不能很好的区分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相反,探针QM-HSP-CPP在癌组织的荧光强度却是癌旁组织的9.3倍(图5B),这表明探针QM-HSP-CPP可以通过CTSE有效区分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有望实现对胰腺癌的检测。同时,共聚焦成像实验也表明探针QM-HSP-CPP不仅可以实现对癌组织的识别,并且具有很好的癌组织的穿透能力(图5C和D)。
图5.术中病理学诊断胰腺癌切片。(A)HE和IHC染色用于区分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切片。(B)IF和QM-HSP-CPP对冰冻切片的染色成像(C和D)冰冻切片的CLSM成像。
最后小鼠实验表明探针QM-HSP-CPP可以实现对胰腺癌模型小鼠的肿瘤靶向和激活型荧光响应(图6),有望应用于荧光介导的手术导航。论文作者为华东理工大学博士生朱志荣,通讯作者为华东理工大学朱为宏教授和王琪副教授。该文章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陈晓炎医生的大力支持。
题目:AnEnzyme-ActivatableAggregation-Induced-EmissionProbe:IntraoperativePathologicalFluorescentDiagnosisofPancreaticCancerviaSpecificCathepsinE
期刊:AdvancedMaterials
影响因子:30.
ABclonal
公司简介
武汉爱博泰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BclonalTechnologyCo.,Ltd.)成立于年,作为生命科学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旨在为更多的科研工作者、IVD企业、新技术开发企业提供抗体、酶、NGS产品和蛋白制品等全套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