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腺炎的病因以及治疗和预防

哺乳期乳腺炎,是母乳妈妈在哺乳过程中发生的常见病。痛苦中招的妈妈们深有体会,甚至有患者表示与顺产的疼痛相上下。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急性乳腺炎的发病人数也大大增加。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特别是初产妇产后1-2个月内,故又称为产褥期化脓性乳腺炎,中医称之为“乳痈”。其主要为乳汁淤积伴发细菌感染所致。以下就当前在该疾病的防治进行简要阐述。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病因:

1.乳汁淤积。乳汁是理想的培养基,乳汁淤积将有利于入侵细菌的生长繁殖。乳汁淤积的原因有:乳头发育不良(过小或内陷)妨碍哺乳;乳汁过多或婴儿吸乳少,致乳汁不能完全排空;乳管不通畅,影响排乳。

2.细菌入侵。其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乳头破裂或皲裂,使细菌沿淋巴管入侵是感染的主要途径。婴儿口腔感染,吸乳或含乳头睡眠,致使细菌直接进入乳管,上行至小叶也是感染途径之一。多数发生于初产妇,缺乏哺乳经验。也可发生于断奶时,6个月以后的婴儿已长牙,易致乳头损伤。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表现:

其临床呈急性炎症表现:红肿热痛。患者常感觉乳房肿胀疼痛、局部红肿、发热。随着炎症进展,疼痛呈波动性,患者可有寒战、高热、脉搏加快,常有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牙痛,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局部表现可有个体差异,应用抗菌素药物治疗的病人,局部症状可被掩盖。一般起初呈蜂窝织炎样表现,数天后可形成脓肿,患侧乳房局部可触及肿块,肿块表面可及软化区。表浅的脓肿可触及皮下波动感,深部的脓肿需穿刺才能确定。脓肿可以是单房性或多房性。脓肿可向外破溃,深部脓肿还可穿至乳房和胸肌间的疏松组织中,形成乳房后脓肿。感染严重者,可导致乳房组织大块坏死,甚至并发脓毒血症。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

首要原则:消除感染、排空乳汁。

早期呈蜂窝织炎样表现时不宜手术。但脓肿形成后若仍以抗菌药治疗,则可能导致更多的乳腺组织受破坏。应在压痛最明显的炎症区进行穿刺,抽到脓液表示脓肿已形成,脓液应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急性乳腺炎的治疗要尽早,早期乳腺炎以淤乳炎症为主,尚未成脓,此时,不宜过早应用抗菌素,抗菌素应用常造成哺乳停止,加重乳汁淤积,宜采取积极措施排空乳汁,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乳腺出现胀痛、触及痛性肿块时,应鼓励哺乳,再应用吸奶器等辅助设备排空患侧乳腺。如效果仍欠佳,则用热敷、向乳头方向轻柔按摩以利乳汁的排出。必要时,医院进行乳腺理疗,以促使乳腺导管和乳腺组织水肿的消褪。中药的应用,局部外敷和内服,对早期乳腺炎也有良好疗效。当出现发热,医院检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再考虑应用抗菌药也可获得良好的疗效。乳腺炎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均可使用。

急性乳腺炎在脓肿形成后,主要的治疗措施是及时行脓肿切开引流。切口的大小和位置以保证引流通畅为原则。乳房深部的脓肿以高热寒战为主,局部红肿不明显,无波动感,在B超引导下确定脓区,先行穿刺抽脓试验,证实有脓后再行切开。乳房脓肿最好不要等其自行破溃,因为脓肿多发,自溃的破口不能彻底引流。正常情况下只要脓液出净,发热自退,此后进入伤口愈合期,隔日换药,伤口多在一月内愈合。

无论急性乳腺炎处于哪一阶段均应避免乳汁淤积。应通过手法按摩或用吸乳器吸尽乳汁,促使乳汁通畅排除,局部热敷以利于早期炎症的消散。因抗菌药物可被分泌至乳汁,因此在抗菌素治疗期间建议患者暂停母乳喂养。若感染严重或脓肿引流后并发乳瘘,也应停止哺乳。必要时可通过溴隐亭、已烯雌酚等使乳汁停止分泌。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的预防

所谓疾病防大于治,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是可以预防的,也是应当预防的。这是产褥期妇女保健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解急性乳腺炎的病因,预防其实并不困难。关键在于避免乳汁淤积,防止乳头损伤,并保持其清洁。

应加强孕期卫生宣教,指导产妇经常用温水、肥皂洗净两侧乳头。保持乳房表面皮肤的清洁,避免病菌由此侵入导致感染;如果乳头有先天性畸形,比如乳头凹陷等,在妊娠早中期就要想办法纠正,时常用手挤捏、提拉矫正乳头。选择合适的文胸以不使乳头有压迫感为宜;争取产后30分钟开始喂奶,俗称开奶,及早的婴儿吸吮会刺激泌乳,不仅可增加乳量,而且促进排乳通畅,防止淤乳;要养成定时哺乳、婴儿不含乳头而睡等良好习惯;每次哺乳应将乳汁吸空,如有淤积,可按摩或用吸乳器排尽乳汁;哺乳后应清洗乳头;乳头有破损或皲裂要及时治疗;注意婴儿口腔卫生。









































中医对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pmoc.com/wazz/723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