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肝脏手术后感染的围术期集束化防控策略

降低肝脏手术后感染的围术期集束化防控策略

作者:张曼(医院)审核:徐艳

术后感染是一种治疗费用高且严重的并发症,如何才能减少肝脏手术术后感染呢?本研究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评估肝脏手术患者实施集束化策略与常规标准预防两者之间发生术后感染的差异,发现集束化策略的实施可显著降低肝脏手术患者总感染率、SSI及术后住院时间。

本文中采取的bundle主要有:

1.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氨苄西林/舒巴坦;

2.备皮时采用洗必泰消毒皮肤;

3.关腹前使用多粘菌素-杆菌肽冲洗肝脏、手术视野及伤口;

4.术前一天晚上和手术当天早上用洗必泰沐浴;

5.手术前将抗菌手术贴膜贴于皮肤;

6.氨苄西林/舒巴坦每3小时用药一次;

7.避免引流;

8.术后第二天拔除尿管;

9.若患者同时行结直肠切除术,口服抗菌药物。

背景

术后感染是一种治疗费用高且严重的并发症。围手术期感染预防集束化策略的实施,减少了结直肠癌和胰腺癌患者术后手术部位的感染。

目的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要进行肝脏手术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集束化策略,以确定是否可以降低术后感染并发症。

方法

围手术期感染预防集束化策略是一种基于循证医学、低成本的感染预防手段,通过回顾性调查例肝脏手术患者的病例,同时连续追踪患者相关信息。对病人的特征、手术细节、结果、及并发症进行评估,使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评估实施集束化策略与未实施集束化策略的患者感染差异。

结果

位患者采取标准感染预防的原则,50位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感染预防集束化策略。其中25位患者发生了感染(16例深部脓肿,3例表浅手术切口,4例尿路感染,1例肺炎,1例菌血症)。采取标准预防的总感染率为20.4%(23/),采取围术期集束化策略的总感染率为4.0%(2/50)。单变量分析显示,围术期集束化策略组与标准预防组在总感染率(p=0.)、SSI(p=0.06)方面有显著差异,在总并发症发生率上(p=0.04)亦存在差异。多变量分析显示,围术期集束化策略组与标准预防组在总感染率(p=0.),SSI(p=0.05)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围术期集束化策略组与标准预防组相比,首次住院时间及术后60天内再次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

结论

围手术期感染预防集束化策略的实施可显著减少肝脏手术患者的总感染率、SSI及术后住院时间。

表1标准预防组与集束化策略组防控措施对比

表2标准预防组与集束化策略组的病人特征

表3术后(60天内)相关指标统计

结果用n(%)来表示

NS代表无意义,LOS代表住院时间,IQR代表四分位距,SSI代表手术部位感染。

表4肝脏术后感染的单变量分析

BMI:身体质量指数,NS:无意义

表5不同围术期预防用药深部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抗菌谱

[本文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告知]

图文编辑:那颜

审稿:马嘉睿高晓东









































著名白癜风医院
治疗白癜风的好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lpmoc.com/wacs/177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