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内住院率提升近207年帮扶铸就共

本文首发于《人之初》杂志,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全文共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做了20多年外科医生,却不好意医院工作,医院副院长黄泽艺曾经的尴尬经历。“病人不相信我们,看个医院,我们医生脸上也挂不住。”他憧憬着某一天,县医院能强大到成为当地患者的首选。

现在,梦想正在变成现实。医院(下称“郁南人医”)以往张床位经常空着几十张,现在张床位基本住满还经常加床;县域内住院率从年的64%上升至年的82.7%,排位从全省第54名上升至第19名。这场逆袭,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推动。

真帮实扶

促成基层华丽嬗变

年2月,天冷风寒,91岁的何伯在家跌倒骨折。按照村里的老办法躺在家里敷中药,但3天后病情加重,还出现了咳痰、发热、血压升高。家人将其送到医院,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迈年高、体弱多病,手术风险大,如果是以往,何伯需要转院治疗。得益于组团式帮扶,医院组织多学科会诊,由呼吸内科治疗基础疾病,麻醉科判断患者身体状况能满足手术条件后,骨科为他进行了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术后再转入ICU监护,实现了大病不出县。5月份来复查,老人已经能自己拄着拐杖行走了。

“如果没有组团式帮扶,这么大年龄的病人我就要犹豫下,手术没问题,但其他科室的配合可能会跟不上。”来自南方医院(下称“南医三院”)骨科主治医师王华说。

两兄弟喝自制药酒中毒,其中一人深度昏迷,反复心律失常、室颤,帮扶团队为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后安全出院;一名42岁的孕妇在第3次剖宫产中发现是凶险性前置胎盘,出血超过ml,一名经历过6次人流的女性怀孕期间子宫完全破裂,帮扶团队为她们进行子宫全切术,成功从死亡线上抢回了生命。

“如果在以往,这样的病例只能请外面的专家来抢救或是转诊,患者很可能在等待途中就失去了生命。”帮扶队长、挂职郁南人医副院长的南医三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李洪钧说。

▲李洪钧副院长每周带领当地医生查房,指导规范化管理及诊疗

按需配菜

推动帮扶不断深入

组团式帮扶是广东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建设,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统一部署,于南医三院和郁南人医而言,也是长久摸索后的水到渠成。

“他们根据郁南群众就医需求和医疗技术短板派驻专家,双方在实践中探索帮扶路径。”黄泽艺介绍,早在年南医三院就派出专家挂职副院长,此后越来越多科室柔性或不定期帮扶,渐渐发展为建立长期对口帮扶关系。

年帮扶进一步深入,南医三院创伤骨科与郁南人医骨科签订科室共建协议、南医三院与郁南县签约共建医疗集团。在南医三院帮扶下,郁南人医骨科独立成科,胸外科从无到有,开展的多项新技术都属于县内乃至云浮市首例。

胸外科主治医师薛雷是年5月下沉的,彼时当地尚缺乏新辅助治疗和靶向药物基因检测的理念,帮扶一年后,当地医生已熟练掌握规范的诊疗流程,抗肿瘤药物毒副作用的预防与处理、靶向药物的服用、后续治疗等,病友介绍来的患者也越来越多。

郁南人医普外科主任林俊双也深有感触:以前遇到三四级手术都是请人来操作或建议患者转院,现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全胃切除术、胰腺囊肿内引流术等他们都已经能独立操作。“医生也渐渐养成主动学习和思考的习惯,向上级医生求教时也会提出一些自己对病情的分析。”

显著成效也激励了双方的热情,当广东启动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帮扶时,南医三院根据当地的病人、病种特点,派出包含3个主任医师、2个副主任医师的12人豪华帮扶团。

帮扶团队背后还有强大的“娘家团”,对于郁南具备手术环境但医资力量不足的病患,南医三院的专家会到郁南做手术,仍然按照当地标准收费,不额外增加患者负担。南医三院前任院长金大地、现任院长蔡道章及多个科主任都曾到郁南人医做手术,仅组团式帮扶以来,柔性帮扶专家就达42名。截至目前,对口帮扶专科达到近20个,组建专科联盟3个。

谋虑深远

实现各方多赢共振

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组团式帮扶的良好效果:

年1~8月,郁南人医门急诊23.99万人次,与年同比增长36.54%;住院1.19万人次,同比增长1.7%;三、四级手术例,同比增长51.61%,微创手术例,同比增长48.40%。医院妇产科成功实现郁南县市级重点专科零的突破。

“帮扶正在形成多方共赢的格局。”李洪钧谈到,患者少花钱享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医生更能感受到患者的信任和职业的尊严,郁南人医有了更好的发展,南医三院更多接收重病大病患者的同时也减轻了床位压力。

黄泽艺介绍,医院开始推动双向转诊,对一些需要多学科协作、郁南当地缺乏手术条件的病例,医院提供免费救护车送至广州,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转回郁南完成后续治疗。组团式帮扶启动后,双向转诊有了更完善的机制保障,科室与科室直接对接,绿色通道更顺畅。据统计,年1~8月,郁南人医上转患者91人次,南医三院下转人次。

郁南人医的发展有目共睹:年,医院仅有8个一级学科,现临床学科达到20个,高级职称从5人增至40人,诊断的疾病从种增到种。

组团式帮扶正在培养一批医疗水平信得过、服务能力过得硬、医院留得住的医疗人才。今年,他们希望将县域内住院率提升到85%。

黄泽艺说起一个故事:今年,一名患有直肠癌、发生过心肌梗死的老伯,饱受胃穿孔的折磨,多方求医无果,医院为他进行手术修复,康复后老医院拍短视频,医院打起广告。时光倒流至7年前,上街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当地医生的时候,哪里想到会有这一天呢?

记者|岳超群

编辑|叶溱尹蓁责编|周颖怡

来源|《人之初》杂志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lpmoc.com/wahl/1532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