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为xiaoxiao
胰管结石、胰管梗阻基础上的急性胰管积脓(ASPD)十分罕见,纽约长岛犹太医学中心霍夫斯特拉北岸LIJ医学院胃肠科的Hirten博士等报道一例,发表近期的ClinGastroenterolHepatol上。
患者中年男性,因腹痛伴发热(体温:38℃)就诊,既往有酗酒史。行CT显示胰管(PD)有一导致阻塞的大结石(图A)及多发小结石(图B),伴胰管扩张(直径12.6mm),未见胰腺坏死、假性囊肿及脓肿形成。
图A.胰管头部引起梗阻的大结石
图B.胰管内多发小结石
初步考虑病灶位于胰腺,行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可见脓液从壶腹胰口流出;行PD插管,见大量脓液自PD口流出(图C)。放置横贯PD结石的支架后,患者腹痛及发热症状明显减轻。
图C.行PD插管后可见大量脓液流出
2周后,患者再次行ERCP,同时行PD乳头肌切开术,传统的取石球囊、网篮及胰管镜下液电碎石术(EHL,图D),均宣告失败。之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将PD结石成功击碎,第三次行ERCP取出结石碎片。
图D.胰管镜下液电碎石术
90%的慢性胰腺炎患者存在胰腺钙化及胰管结石(PDS),可引起胰腺梗阻及引流不畅。而胰腺实质弹性变差会使胰腺导管内及间质的压力升高,进而引起胰腺炎,临床上常常表现为腹痛。梗阻胰管的二重感染也可导致ASPD。
在慢性钙化性胰腺炎及胰管梗阻基础上的ASPD十分罕见,通常伴发胰腺脓肿、坏死或假性囊肿,需要尽快行抗感染、液体复苏及胰管减压治疗。急诊内镜下放置胰管支架可降低胰管内压力,随后可手工或借助ESWL、EHL取出结石。
与内镜下成功取石的相关因素包括:主PD扩张、单个结石及无狭窄。对于取石难度大及结石位于狭窄后部的患者,可考虑行手术治疗。在过去的30年里,由于内镜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治疗成功率大大增加,从而避免了手术治疗。